创造奇迹的人
别看我们这里是四川边陲的一个小县,秀丽的山川,奇特的石林,苍翠的竹海,养育了不少人才。我初中时的一位学弟,杨星泉就是书法界的奇才,艺术界的精英,就是一位人间奇迹的创造者。杨星泉,四川兴文县大坝人,自幼
别看我们这里是四川边陲的一个小县,秀丽的山川,奇特的石林,苍翠的竹海,养育了不少人才。我初中时的一位学弟,杨星泉就是书法界的奇才,艺术界的精英,就是一位人间奇迹的创造者。杨星泉,四川兴文县大坝人,自幼习字,当过兵,从过工,搞过管理,2002年于眉山车辆厂退休。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与书法不离不弃,几十年的苦心磨砺,换来的是宣纸上的幽幽墨香。杨星泉先生的小楷,在师承老师伍中一先生的基础上,已有十分明显的个性。他的字俊丽朴茂,虚灵静穆,境界高远。他的作品还曾在全国铁路书画展中获得一等奖。尤其令他欣慰的是,爱好书法的国内外朋友常常索字于他。不过,淡泊宁静的杨星泉先生虽然笔耕不辍,却不求闻达于书坛,只求努力将其墨迹变成鲜活有生命有感情的符号,使之跃然于纸上,充分体现出中国书法的风骨、气韵、境界及其格调。这,也正是杨星泉先生所追求的生命的最高境界。
他创造的奇迹令无数同行和书法爱好者们敬仰佩服,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耗时四年半,用小楷手书了《三国演义》全文。据说,仅四尺对开的宣纸就用去了350余张。不难想象,如果把它们一页一页地铺展开来,该会是怎样一幅鸿篇巨制的书法作品呢,用500米长卷来形容大概是毫不为过的吧?
看着整整八大卷蝇头小楷,我不禁深深地为杨星泉先生的毅力和付出的辛苦所感动。也许,在田径运动员的脚下,这500米的距离是太短太短,在杨星泉先生的笔下,这500米的距离却是很长很长。从94年6月开始写下第一行,到98年10月写下最后一个字,历经四个春秋冬夏,整整16425天,工作之余的杨星泉先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端坐在书案前,一丝不苟地抄写着,创作着,单是狼毫小楷笔,就用坏了八十几支。就这样,每页近2000字的作品渐渐地厚了,从一页、两页、三页到三百五十余页,从第一回、第二回到第120回,74万字的长篇巨作终于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每一页,每一个字都是一丝不苟的,都具有中国楷体汉字的美观俊秀。他的这部书法巨品曾被川台专题报道,完全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但他不图这个名。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我的书橱里还珍藏着25年前星泉学友赠送我的小楷《兰亭序》。我的好几位朋友都收藏有他的作品。星泉先生除了手书《三国演义》全文的巨著,还有许多手书作品也可称为奇迹,他用了10多年时间把读书、读帖、临池作为系统工程严格对待,一丝不苟,三更灯火五更鸡,又先后临写了《兰》20卷、《丧乱帖》100多卷、《书谱》8卷、《石门颂》四十通等。其间,还在伍中一先生的指授下学习小楷,从临习《灵飞经》、《汲黯传》、《玉版十三行》中吸取营养,先后书写了《唐诗三百首》一卷、《孙子兵法》四卷、《金刚经》一卷、《前后出师表》等数十卷。这些作品怎么不是奇迹呢!
杨星泉先生习字多年,从未参加过全国展览。“我从不因为自己的书法作品不能登上中国书坛而懊悔!”欣慰的是,爱好书法的国内外朋友常来函索字。对此,他都有求必应,所书作品流入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深得赞誉。
星泉先生已是接近古稀之龄的人了,看上去是一位外表瘦削的老头,右手书写都有些颤抖了,但他却顽强地练习用左手书写,同样写出了秀美刚劲的字。每年清明他都要回故里祭祖,观赏故土的山山水水,同家乡的文朋好友们叙旧,交流切磋书艺,他是个很随和很低调的人,从来没有半点大师,名家的架子,朋友索字他都有求必应,去年他书赠了我一幅五尺横书“李魄桃魂”四个大字,大概是对我这个教书匠的赞誉吧!
“艺品人品两得知,当不虚此生。”这是杨星泉先生的人生哲理,且看他在网站空间的自我介绍;“鄙人杨星泉,四川兴文人,已近七秩。一辈子除谋生外,其余时间都消磨在东涂西抹中,不知老之将至。予用墨磨人,磨出了平常之心,所以容易满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改其乐。
其他嗜好:喝点清茶,弄支香烟。
养生之道:写字平肝,画画养眼,敲诗怡情,为文悦性。
平凡至极、如此而已。
我这位学友就是这样的一位平凡至极的人,但他做出了极不平凡的事,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又是一年中秋至,遥祝学友寿而康
明年古稀今恭贺,书罢红楼再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