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以生死为证
年轻美丽、高傲任性的高阳公主死了。她终于从错乱、迷失的一生中得到了最后的解脱。这是一个非凡的女人,一个因爱欲而存在的女人。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一个爱到极致也恨到极致的女人。她的爱与生命犹如一簇在夜
年轻美丽、高傲任性的高阳公主死了。她终于从错乱、迷失的一生中得到了最后的解脱。这是一个非凡的女人,一个因爱欲而存在的女人。
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一个爱到极致也恨到极致的女人。她的爱与生命犹如一簇在夜空中怒放的焰火,只在瞬间便演绎了她惊心动魄的也是极短暂的一生。
她也许不该属于这世界,所以,从她来到这世界的那一天起就错了,一直错到她生命的终结。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十八女,由美丽温柔的玳姬所生,一直为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为宠爱,也孕育了高阳公主绝无仅有的傲慢与骄横,大唐盛世之生活熏陶,使其具有无可比拟之雍容才情。高傲之公主,叛逆之性格,也便为她日后的生活道路埋下其无法摆脱的祸根。
十六岁的高阳公主,怀揣着的是纯真浪漫的梦想。父皇便是把这样一个聪慧、任性的花季女儿交到一个奴性十足、不学无术而且无才无能的男人房遗爱手里。从此,美丽的高阳、高傲的高阳便如被父亲丢进了无望的地狱。
终日守着一个不爱的甚至是厌恶的男人,女人内心的那种无望和绝望是毁灭性的,就如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亦从此,高阳开始了她一生的寻找。她还不懂得人世间的险恶与残酷,她以为父皇那么疼爱她呵护她,有父皇的庇护,无论她做错什么,都可以逃过任何的劫难与不幸,但她错了。公主就是公主,不过是一个女人,与皇权相比,那不过是一条随时可以牺牲的生命而已,没有什么不同。
辩机15岁出家,怀着高操之志节,专心佛学,以渊博学识,优雅流利之文采而知名。这位唐代高僧玄奘的得意门生,也曾以优美的文笔撰写了由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并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命运就是这样地捉弄着那些优秀的而且还是非凡的生命,冥冥之中,公主巧遇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之辩机和尚。
与之偷偷相爱了八、九年的辩机和尚,在事发之后被她的父皇宣诏腰斩刑场。“公主揪发捶胸,咬破衣裳,饮食惧废,如疯若狂。公主之魂魄,已伴随辩机消逝远方。”“巫山云雨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辩机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
辩机死后,高阳公主怀着满腔的愤恨,恨父皇,恨房家,恨当朝。她不停寻找男人,一个接着一个,她以其叛逆、荒谬的行为不惜残害自己而反抗着大唐不公的旨令,她拚命挣扎着一次次同皇权较量,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高阳是极端的化身。极端的完美同样也造成她极端的残缺。这该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无论我以怎样的色彩怎样的线条怎样的角度,都不能完成我想像中的那幅图画,近在咫尺却触摸不到她。她变幻着,她的火热她的冰冷,她的执着她的蛮横都可以解释,然而她对自己所生下的两个孩子,两个辩机的孩子却不管不顾,置她的身心之外,这是每一个爱过、生过孩子的母亲所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于我而言,这也是一个无从寻找答案的谜。
她可以用生命去爱着辩机,但却没有去如爱辩机一样地去爱两个长着和他们父亲一样的眼睛的孩子,两个幸运却又多么不幸的孩子。随着辩机与高阳的惨死,那两个无辜的孩子竟然没有了下落。这是高阳最自私最残忍最无情最冷酷的表现,我甚至觉得,她对辩机那无休止的纠缠与索取,只是一种欲望的占有,而并非伟大的爱情,否则,这两个爱情的结晶,两个鲜活的如辩机再世的生命,却丝毫不能打动高阳,激起高阳起码的母性之爱。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所应该具备的品德,而在美丽的高阳公主身上却荡然无存。
我不知道,在高阳命赴黄泉的那一刻,是否想过当面对她的辩机时,该如何交待那两个与之血脉相连的骨肉。
高阳公主,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女人,此刻,成了我心头一个难解之谜。
这本书读得很沉重,压在心底的那一股沉重,直到有了那样一个悲壮的结束,才算是释放了。做为公主,没什么可遗憾的,做为和尚就更是其所。
“爱是历史的真实背后的本质。”
爱,同样是我们每一个生命真实的本质。爱过,恨过,痛过,伤过,死得其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