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飞为何失踪多年
伴随着以消遣、娱乐、休闲为时尚的大众快餐式文化热潮,近年来中国的历史资源也成为一种抢手的文化商品,进行着赤裸裸的拍卖与消费。身着长袍马褂的历史人物充斥荧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不绝于耳。从
伴随着以消遣、娱乐、休闲为时尚的大众快餐式文化热潮,近年来中国的历史资源也成为一种抢手的文化商品,进行着赤裸裸的拍卖与消费。身着长袍马褂的历史人物充斥荧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不绝于耳。从皇上、太监到忠臣、奸佞,从宫廷后妃到公主、格格,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历史的烟花与战火齐飞,宫廷的厮杀与淫乐共娱,影像的精美与轻松的消费抹去了历史的凝重和肃穆,深邃的历史意识转化为当下的观影快感。这种“娱乐化的历史”是当下中国电影和电视对于历史所作的一次特定的演绎。从汉武大帝到康熙王朝,从大宋提刑官到铁齿铜牙纪晓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都被摄影镜头检阅横扫。可令人疑惑的是,中国百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岳飞,从没有在电视剧中出现,至少没有在历史剧走马灯似的央视荧屏看到。
前些日子,我因前期筹划30集电视连续剧《胡公传奇》,在北京有幸逐一拜访了文坛剧坛大腕邹静之、刘恒、余华、海军少将编剧周振天以及策划一部红火一部的传奇编剧郑万隆。我除了请益历史剧题材创作经验,更请教一个疑团:中国影视缘何遗忘了岳飞。有的说:现在岳飞历史定论有争议,编剧都不愿去碰这个题材。更有的直言不讳:上头不希望宣传岳飞,有碍民族团结。
我闻言一怔,继而沉思良久。虽然目前历史剧往往热衷于帝王形象和宫廷生活,或戏说或正传,强化和塑造了我们民族集体性的、对于自身历史选择性的记忆与遗忘,但是忘谁也不能忘记岳飞啊。我努力搜寻记忆,蓦地发现宋代英雄岳飞不仅仅在荧屏没影,在其他主流宣传媒介中也已经失踪多年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中学教科书上,岳飞的“民族英雄”桂冠已经被强行掳走,只剩“抗金名将”一个称谓了。
编辑教科书的历史学家称,岳飞不能称其为民族英雄了,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要区分“广义民族英雄”和“狭义民族英雄”、中华民族英雄和汉民族英雄。故此,岳飞只是抗金名将,文天祥、于谦、袁崇焕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也都一起从“民族英雄”的光辉地位集体下岗了。
历史又再次成了胡适先生所称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从薄薄的连环画《枪挑小梁王》到厚厚的小说《说岳全传》,从京剧《满江红》到刘兰芳评书《岳飞传》,彼时官方传播和民间传说,使岳飞成为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偶像。我小时候,听收音机里刘兰芳说的评书,成了每天最享受的一刻。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和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而显得魅力十足。每天一讲,固定时间、固定频率、固定长度,每天一个盼头,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生动形式。岳飞与杨家将一样,成为当时国人心目不可动摇、不容玷污的英雄主义典范。
岳飞之墓,静穆在我工作生活了八年的杭州西湖边。这座数百年间屡毁屡建的高大庙堂雄踞在北山路边,门楼上高悬着黑底镏金的“岳王庙”三字竖匾,门旁悬挂着岳飞荡气回肠的著名联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想,用这一名句作为岳庙的正门联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走进去,只见岳鄂王端坐在大殿正中,身披金甲,手按长剑,双目炯炯,既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英雄气概,更具潇洒自若、气宇轩昂的儒将风度。头上高悬着岳飞手书的“还我河山”巨匾,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天花板上百鹤翔集,象征着岳飞高洁的品格。两壁的数幅壁画,从岳飞童年岳母刺字,到从军后的郾城大捷、被迫班师、风波亭被害均有栩栩如生的表现,展示了岳飞壮怀激烈的人生,让人油然而生无限敬意。从庭院往后走过精忠桥就是岳飞墓。墓丘坐西朝东,墓碑镌“宋岳鄂王墓”,右侧是岳云墓。古柏森森,烟云绕护。石栏正面望柱上刻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墓前建有墓阙,翼角翘起,脊饰鸱尾。阙前有照壁,上嵌“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秦桧、王氏(秦桧妻)、万俟卨、张俊四个卖国误国、陷忠害忠的罪人铁像,反剪着双手,赤裸着上身,长跪在墓阙下的铁栅栏中,接受千古唾骂。据传明代翰林院修撰秦涧泉,一日与友人同游西湖,见秦桧下跪的丑态,觉得很为姓秦的人丢脸,在岳王墓题联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在墓前愧姓秦。
有幸埋忠骨的青山,依旧郁郁葱葱;无辜铸佞臣的白铁,依旧睥睨长跪。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生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毒杀在风波亭,死后八百年,却又被软禁在“狭义民族主义”的史学论调和精神藩篱中,排斥在主流媒体之外,影视作品谈“岳”色变,岂不悲哉!岳飞,千百年中国的傲然脊梁、民族的浩然正气、历史的巍然丰碑,而今却只是光会打仗的一介抗金勇夫,成为一个遭遇尴尬历史评判的边缘英雄。
岳飞临刑前宁死不屈,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百年后的今天,我伫立在凛烈万古存的岳鄂王塑像前,为英雄而泣,不禁质问那些只维上、只维新的历史学家,誓为岳飞讨回公道:“历史昭昭!历史昭昭!”
为岳飞讨理之一:华夏文化,造极宋代,岳飞是爱国英雄。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自称“华夏”、“中华”、“中国”、“神州”等。例如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而代之,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颠覆之。
立于960年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