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要来食堂吃饭
“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啦,这么大领导怎想起来要搁食堂吃?”厨师的刘阿姨一边切着青菜一边不停地唠叨,切菜板被剁得咚咚直响,青菜被乱七八糟地摆了一案头。人在灶台前正手忙脚乱地摆放着几盘半成品。xx局
“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啦,这么大领导怎想起来要搁食堂吃?”厨师的刘阿姨一边切着青菜一边不停地唠叨,切菜板被剁得咚咚直响,青菜被乱七八糟地摆了一案头。人在灶台前正手忙脚乱地摆放着几盘半成品。xx局单位小,今年这个食堂终于搭起了台。说是食堂,也就一张桌子,请了个退休的阿姨帮做饭,每月给几百块钱工资,算是给交流干部和刚入职的单身汉们做了件实事,单位加班或错过吃饭时间也有人偶尔来凑个热闹。平时五六个人吃饭,多也不过七八个,正常一张八仙桌就绰绰有余。中午人多点,又不喝酒。要是到了晚上,年轻人要么有情况,要么找情况,或者跟着去噌工作餐,所以就餐的也就廖廖无几了。
这不,今年这“下基层、转作风”的春风也吹进了这小小的单位。上面的领导们多被要求勤下基层,体验生活。与一线人员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说来还真来了,上午,市局老总要亲临一线。临行前,助理还特意给县里打来了电话,交待中午就在单位食堂就餐,并嘱咐尽量简单,不给基层添麻烦.
办公室王主任放下电话,咚咚咚地跑进了局长室。一番面授机遇,王主任心神领会地走了出来,先是到食堂通知刘阿姨炒几个素菜,准备一盆西红柿鸡蛋汤,用笨鸡蛋,多放点青菜。并安抚了方阿姨,“有我们在,尽管放心”。然后王主任又拨通了县招待所的电话,点了一锅“臭鳜鱼”,又要了一道干锅竹笋,并外加一荤一素两个特色菜。这臭鳜鱼是当地的一道名菜,闻着臭,吃着香,素有贡鱼之称,但价格不菲。竹笋呢,因为是冬天,要上山去挖,时令货。上次省里的领导来视察,也才有这待遇。
中午11:30分,单位小车去县招待所把订的几道菜接了回来。几个菜还真不便宜,因为是签单,王主任清清楚楚的记得签字时是686.0元,光一个臭鳜鱼就298了。
四个菜,加上食堂已准备的两道素菜和一个汤,六菜一汤很不错了。况且食堂的两个还只是备份,准备第二梯队上。人员呢,也已经安排妥当。老部、助理和司机共三位,县经理、副经理作陪。这就5位,但没有个把职工就餐这食堂也不太象样。职工代表就让财务的小吴上吧,这小子光干事不爱说话,是最合适的人选。实在没人时,王主任也做好了准备。至于其他原本在食堂就餐的人,先由王主任通知到位:待命。食堂方阿姨作现场引导,漏雨的无关人员一律靠边站。大家都在办公室原地留守,别没事光顾着在厨房转悠,没接到通知严禁擅自行动。
一切照计划进行。老总来了,大家在会议室先进行热情地讨论。谈工作、谈理想,其乐融融。时光流逝,12点一到,王主任走进门来问:“领导们,时候不早了,是不是先吃点饭后再说?”一顿谦让,一行人气宇宣昂地来到小食堂就坐。
“条件简陋,领导们就凑和一下吧!”经理简单客气地做了开场白。市一把落座,看到桌上的菜,心情不错地称赞:“你们单位不大,职工生活做得很到位嘛!师傅手艺也不赖呀!”“哪里哪里,一般般”。经理虚怀若谷。老总被安排坐在上方、助理和司机坐一方,老总面南朝北,一人一方。本来是想让助理一个人一方的,和经理拉扯了半天,助理还是坚决与随行司机坐在了一起,最后副经理和财务部小吴挤到了一块。王主任知趣地退了出去。
四菜一汤,干部下乡,标准不高,但领导们兴致都很高。
入席后,市老总还在问:“让同志们都过来吃吧!经理忙解释说:“今天礼拜一,大家都忙,下乡镇的下乡镇,出差的出差,就这几位了,王主任也抽不身过来,还要和发改委的同志一起,商讨局里征用土地的事”。
“味道不错”,小食堂里洋溢的兴高彩烈的祥和气氛。
局大门口,王主任正在给办公室待命几个傢伙拨电话:“小伙子们,赶紧下楼,今儿带你们下馆子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