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堰桥乡情(3)
我的读书生涯,始于邻近太湖的一个江南小镇。当时,由北街幼儿园中班“直升”镇上的中心小学,早读了一年书。所以,自小学到中学,我始终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而那些同学,都能做我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我能比常人
我的读书生涯,始于邻近太湖的一个江南小镇。当时,由北街幼儿园中班“直升”镇上的中心小学,早读了一年书。所以,自小学到中学,我始终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而那些同学,都能做我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我能比常人早一年上学,主要由于自己有一个在当地中学任职的舅舅。当然,入学的第一天,也顺利通过了智力测试:老师让我从一数到十,再让我从十数到二十,还让我辨认了好几个字。在雪堰桥乡间,我生活了整整六、七年,差不多从自己开始记事起,一直到1966年。之后,每年的夏季,仍回乡过暑假。江南水乡,有许多能通行船只的河流。夏日里,我和一些小伙伴,天天在门前的河里游泳。乡间有个谚语:“六月六,猫狗洗冷浴。”意思是到了农历六月初六,就可以下水洗澡、游泳了。
那时,家家户户的食用水,也取自这条河。每家每户都有个大水缸,水缸里放上一些明矾,水中的浮悬物,会渐渐沉入缸底,沉淀下来。每当烧水煮饭时,就用这河水。有一次,我在河里钓了几条一指半长的河鲫鱼,不舍得把它用于猫食,扔入水缸想养几天。未料,见鱼儿在水缸里不时游动,不一会就把水给搅混了,只得再把它捞起来……
乡村的生活,显得悠闲而又自在,到了夜间,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河边,搁起门板乘凉。我们或躺或坐在门板上,抬头望望浩瀚的星空、明净的月亮;看看在墙头忽上忽下、不时爬行的壁虎;瞧瞧近处缓缓流淌的河水、远处朦朦胧胧的群山,再天南地北、漫无边际地聊聊天,觉得很有生活情趣。而这种生活情景,那些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一般是体会不到的。
在农村,屋前屋后不乏树木和各种鸟类。外婆家后面的园子里,有一片小竹林,林中还有棵高大的梧桐树。会长出一串串的梧桐果,果实像黄豆般大,把它炒熟之后,能一颗颗拿来吃。此外,还可以把它当作弹弓用的子弹。想补充弹药,就在衣袋里放上一把梧桐果。这样,就不用再到地上去寻小石子了……
这些年在网络上,常能见到一幅深蓝底色的“星光闪耀”月夜图,看着这张图片,不由回想起过去在家乡操场观看露天电影。当电影快要放映时投射在银幕上,让观众保持安静的幻灯片。而在如梦如幻的月夜下,容易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直至过去的年月。
65年,是我常年生活在家乡的最后一个年头。就在这一年的夏季,南京装甲兵部队驻扎在我们镇上训练,几乎每周向乡民放映电影。那时候,二、三十辆国产59型水陆两栖坦克,装甲运兵车等等,均摆放在中学的操场上。可供人们近距离观看,更没把我们这些小孩当外人,部队驻地和临时营房并不戒备森严。
印象中,那些战士吃饭时,总是几个人席地而坐、围在一起的。而菜肴,则存放在面盆里。这让我觉得有点好奇。心想:饭吃得快的人,会不会多吃;要是吃得慢,不就吃亏了。后来,自己渐渐长大成人。回想起那时的那些念头,感到实在太天真了。战士们天天生活在一起,情同手足,亲如兄弟,还会去计较谁多吃、谁少吃。
儿时在乡镇生活的点点滴滴,有许多已经成了久远的记忆,也比较零散,但如今依然十分真切。有时,一幕幕生活景象,仍会一一浮现在脑海中,仿佛就在昨天。生活原本是美好的,只是不少城市居民,在享受较丰裕的物质生活时,少了许多在乡间才能体味到的童趣,少了那种不可多得的小桥流水和田园风光,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