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火车

春节的火车

轨范师散文2025-11-29 18:42:10
又到春节了,想着远在千里的故乡,不禁感到一阵甜蜜的温暖。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是比中秋节更正式的万家团聚的日子,不管得意抑或失意,不管有钱抑或没钱,在这个日子里,在盼望着游子归家的亲人眼中都已不再
又到春节了,想着远在千里的故乡,不禁感到一阵甜蜜的温暖。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是比中秋节更正式的万家团聚的日子,不管得意抑或失意,不管有钱抑或没钱,在这个日子里,在盼望着游子归家的亲人眼中都已不再重要,人们都在盘算着该回家看看了——毕竟这是对所有漂泊在外的人们最有力的召唤。
回家,是幸福的过程。有钱人就开车回吧,其次呢,坐飞机也算快捷,再次的买张火车卧铺票吧,慢是慢点,倒也舒适。但是,花上一千元送给服务业,还不如只花一百元,而把省下来的钱给亲人买点礼物,毕竟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是单薄的。于是,这回家的大军中最多的却是只能坐火车硬座或者无座的人。
说到火车硬座车厢,我开始头疼。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每到春节放假的时候,总是发现兜里已经所剩无几,加之学校当时的人文关怀还不到位,自己也懒得半夜就爬起来,骑半个多小时的车到火车站排队,所以我回家几乎每次都是上车补票,花硬座的价钱——当然是没有座位。
回家次数多了,也就回出经验来了。行李是不敢多带的——其实一个穷学生确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带的——最多背上个书包,里面装上两件衣服,到图书馆借上一本书,好在车上打发无聊时间,同时还有一个好处,显示我们的学生身份,这在许多时候是有一些礼遇的。上火车之前,花一块钱买一份火车站特有的大约有五六十版的过期报纸——这是有必要的——可以借此与周围有座位的旅客套套近乎,最大的用途还在于可以铺在地上当坐垫用。
火车站里,熙熙攘攘的全是人,主要成分是学生和农民工,而绝大多数农民工是可以一眼区分出来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扛着大包的行李,脸上隐藏着一丝对城市和城市里不友好人的畏惧的紧张。这种紧张表现在对企图插队人表露出来的伪装的敌意和抗议,表现在对看到的所有穿着铁路员工制服的人堆起刻意友善的笑容,表现在看到剪票口来了穿制服的人,便立即站起身排队以为马上就要检票,所以,往往离检票进站还有半个小时,候车的人们都被这种紧张的情绪感染着排起长队,直到手被提包勒得生痛,脚都有些发麻了,才听到广播里开始检票的声音。
从检票口通过后,人群开始快步前行,不少人甚至是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负重向车厢冲去,为的是为行李或者为自己占一个宽松的位置——这部分人多半是没有座位的。
对于没有座位的人来说,跑在前面,可以占住车门正对面的那个角落,如果运气好,旅途中都不涉及到开另一边的车门,那这个位置是十分舒适的。大队的旅客跟上来了,车厢里显得拥挤不堪。硕大的皮箱,硕大的编织袋,很快把车门堵得严严实实的,乘务员神色自若司空见惯地指挥着,车门附近聚集的人群,像是一摊污水,慢慢地被车厢吸了进去。车厢内拥挤不堪,放行李的,找座位的,走累了就地歇息的,没座的随意站着蹲着的,抬头满是人,低头满是行李,再也难以找到比这更混乱拥挤的场景了。
终于,火车开动了,人群渐渐平息下来,有的开始聊天,有的茫然或兴奋地欣赏起沿途的风光,有的拿出了扑克,有的看起了报纸,有的点上了香烟,没有座位的人们像田野的玉米秆一样密密的挤在一起,聆听着他们听到的感兴趣的讨论。经过一阵骚动,车厢里乌烟瘴气,尘土飞扬,空气中弥漫着粉尘、烟雾、另类气体交织在一起的呛人的味道。
火车慢慢地向家的方向行驶着,站在过道里的人也累了,纷纷坐到了行李上或者干脆直接坐到了地上。火车况且况且的声音以及车厢内憋闷的空气是很有催眠效果的,很多人已经打瞌睡了。车厢里显得拥挤却也其乐融融。这时,车厢一边的人纷纷站了起来,掂起脚尖,侧着身子,让出过道,这是车上工作人员卖食品或书刊的过来了。一辆三十公分宽的铁皮小车,硬生生地在紧轧的人群里开辟出一条通道,车后跟着借机上厕所的旅客。
在春节的火车上上厕所,是个极需勇气的行为。你必须像一条泥鳅一样,在密集的人群里钻、挤,每一次抬脚都要仔细了,因为过道蹲满了人,你必须先从一个蜷着的人身上跨过去,小心地把脚从人与人之间的缝隙落下去,踩到地之后,再用手拨开站着的人,把身子往前送,这个过程是艰苦的,因为你随时可能踩到别人的背或头,也会打扰别人的休息,从而招来斥责,通常从车厢中段走到车厢接头处,大约二十米的距离,不花上一二十分钟是很难走过去的。跋山涉水般好不容易走到了厕所,才会发现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因为人太多,春节的厕所通常是十分紧俏的,耐着性子再等上二十分钟,运气好的话是可以轮到的。在许多时候,厕所会被当成开放空间,挤满没有座位的人。遇到这种情形,男人会好一点——窗户能打开,可是女人却不能如此大胆,毕竟坐火车还不算是大灾难,这时候要上厕所,还需要增加一个哀求里面的人先出来的步骤。所以最明智的方法是别喝水,也别吃任何食物,我就有过坐36个小时火车,滴水不进的经历。
车上卖水卖食品的过去了,小商小贩紧接着过来了。他们或抱着纸箱,或端着塑料盆,或提着塑料袋,精神十足地跋涉在各节车厢,兜售着他们的“物美价廉”的吃了死不了人的产品。他们粗壮的手拨开挡路的人群,一边唾沫横飞一边抓起大块的肉制品递给饥肠辘辘的返乡人,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应付这种场合这些为简单生计而奔波的异乡人。一拨过去,一拨又来,他们乐此不疲。这些人是有市场的,因为火车上供应的食物要比他们供应的贵上好几倍。
夜终于来临了。工作人员、小商小贩也要休息了。烦人的来来回回的搅扰也暂时停了下来。夜色将车厢包裹,把睡意灌进了辛苦的返乡人的脑子里。人们歪着头,或蜷着身子,或爬在靠背上,昏昏的睡去。偶尔有一些起夜的人和居心不良的人会偶尔地走过。车厢一下子清净了许多。
就是在这样一个烟雾缭绕尘土翻飞,只有118个座位的车厢里,密密匝匝地挤满了200多无奈的、卑微的、弱小的生命。他们中有的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的是建筑工,是华丽恢弘城市的建设者;有的是煤窑工人,是从地下挖出宝藏供华灯闪耀,供家庭驱逐寒冷的光明使者;有的是泥瓦工,是让冰冷黯淡的墙壁变成温馨舒适的“家”的美化者……可是,没有人关心他们,关注他们。小贩不会,他们只想着如何用农业废物换取那些浸满血汗的纸币;乘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