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的故事

关于鱼的故事

告身散文2025-09-14 03:55:55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人说世间的感情不外乎这两种!说的是两条鱼在水退去后留在了一个车辙里,水渐渐的干枯了,彼此之间吐着吐沫来湿润彼此,互相的挤压来湿润彼此,虽然鱼鳞彼此的摩擦很痛苦,但这是生存下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人说世间的感情不外乎这两种!
说的是两条鱼在水退去后留在了一个车辙里,水渐渐的干枯了,彼此之间吐着吐沫来湿润彼此,互相的挤压来湿润彼此,虽然鱼鳞彼此的摩擦很痛苦,但这是生存下去必须的手段,于是它们不得不这么做!有一天潮水来了,两条鱼来不及告别便游向各自的地方,面对自由和海阔天空它们可能再也记不得相濡以沫的痛楚!故事如果就这样结束了倒也无妨,可中国的文字很不简单,而且古文是没有标点的,这就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
本来庄子的故事很简单,只是想表达人生需要豁达,随遇而安,不要过于执着!却被后人演绎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相濡以沫是一种执守和坚持,不论多么的苦,两个人都能面对;一旦潮水来临,便各自寻找自己的自由,相忘于江湖;简而言之就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或者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不论是哪种观点都可以在现实社会中对号入座,但我们不能因为可以找到例证就可以曲解千百年前古圣先贤的本意!
鱼说:你不知道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里!鱼水情深,说的是彼此知道彼此的喜怒哀乐;于是才有形容夫妻之间和睦共处的成语“鱼水之欢”;可惜的是又有好事之徒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曲解误会是中国汉字带给后人的家常便饭,总会找到理由和依据,哪怕是做汉奸都可以的,“良禽择佳木而栖”,堂而皇之!却不知祖宗说这句话的本意!“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说的是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彼此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说的是求同存异,而不是彼此的对立,也就是“和谐”!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从骨子里就是“天人合一”,家国天下,其实没有一样是属于自己的!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伟大还是一种悲哀!责任、使命、理想,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过!可能这就是不论世界怎样的沧海桑田,总也无法改变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只会被他消融同化的根本原因吧!
连爱情都是这样,可想而知,触及到这个民族古老而苍凉的脉搏时你的震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怎样的一种坚持与守候?“山无棱,水无痕,天地合,始敢与君绝!”是怎样的一种坚韧与绝决?“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又是怎样的一种坚守和包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怎样的一种坚忍与期待?虽然物质文明的飞跃发展迷惑了许多人的眼睛,遗失了许多美好的想象,但这不代表这些美好的遗失!拨开那些坚硬冷漠的外壳,那些温暖过那些感动过影响过我们千百年的的质地依然还在!迷失的可以是眼睛,但千万不要迷失了我们的那颗有爱的心!不论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与辉煌,不论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抑或是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都要珍惜那份不离不弃的情怀!那是我们一路走来的信仰和继承的血脉!
余以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事实上应该是”相濡以沫,相爱于江湖“!这恐怕是千年前哲人的本意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