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学了

又上学了

根因散文2025-11-10 16:24:52
孩子们把我也加入了家族的qq群,在网上看到晚辈们三叔、三爷的呼我,挺高兴的,时不时的和他门唠几句,享受着亲情的温馨。我最爱看他们的日记,象听到了年轻人的心音,触到了脉波。昨天,打开了堂孙的日记,上面写
孩子们把我也加入了家族的qq群,在网上看到晚辈们三叔、三爷的呼我,挺高兴的,时不时的和他门唠几句,享受着亲情的温馨。我最爱看他们的日记,象听到了年轻人的心音,触到了脉波。
昨天,打开了堂孙的日记,上面写着“又上学了”。我久久地凝视着这简单的四个字,象点击了我心灵中的敏感点一样,掀起思绪的涟漪,唤起回忆的浪花,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幕幕重现在眼前——

(一)《高玉宝》领我又上学了
我出生在辽西山区,从七岁就放驴牛,上学了也不懂得学习。爬山登崖,骑驴跑赛,上树掏鸟窝,下河摸泥鳅,隆火烧蚂蚱,燎青蛙吃。爬高树掏白鹤被站在全校晨检台上暴光,被老师弹脑嘣踢屁股,挂黑板罚站无数,书包丢了两个,到五年级了乘除法还不会,老师用本夹子打我头,一怒之下,干脆不上学了。
当时我二哥在县城读初师,别小看初师,在建国初期跟现在农村孩子读大本一样牛。哥哥回来看家,带回本小说《高玉宝》。那个时候农村孩子上哪看课外读物啊,一拿到这本小说,我就爱不释手。初冬时节农村土房冷,我就披上被子看,晚上点上煤油灯看。也许命该如此,也许我今生今世与高玉宝有缘,也许高玉宝的书就是专为我写的,我把自己融化在高玉宝的形象中了。书中他笑我笑,他哭我跟着哭。高玉宝拾草拣柴我是那么熟悉,他放猪,我放驴,他上树掏鸟蛋我过瘾,他打地主周扒皮我解恨。特别是“我要读书”这一章,把我这十二岁的农村孩子的心灵震撼了。家穷上不起学,看见同村孩子上学他跟爹妈闹过;他跟在小学生队伍后面走一二一;他爬树看学生怎上课;他附在教室门缝听老师怎讲课;周先生免费让他上学他高兴的几乎一宿没睡;为了找周先生要书被周扒皮暴打;他仅仅念了一个月令几天书啊……
在高玉宝面前,我哭了,我思索着,对比着,我醒悟了,我明白了。在我这淘气出名的孩子面前,出现了一盏灯,一盏指路的明灯,一条在高玉宝的启蒙下,自己找到的人生求知光明大道……
第二天,我早早的背上书包又上学了。

(二)在教室外蹲一个月后我又上学了
知道学习了,但毕竟基础太差,考中学没考上。当时不是九年义务教育,落榜的我,与现在没考上大学的孩子一样,蔫了。
新学期开始了,我看到别的孩子上学,就背上书包找到另外三个和我同样没考上中学的伙伴,来到教室前向老师要求复习(现在叫复读)。老师板着脸,凝视的目光把我们四个淘气出名的孩子瞪了一遍,看得我脊背冒凉风。老师一句话没说,嘭的一声关上了教室的门,把我们拒之门外了。三个伙伴哭了,我没有哭。我把他们拉倒操场边,给他们讲了高玉宝“我要读书”的故事,然后拉着三个伙伴来到教室门前,席地而坐,打开书包,拿出书本,当上了课外生,听读生,确却点说是教室外听声生。
一节课过去了,一天的课上完了,我门也听完了。一个星期结束了,我门一节课也没拉下。老师在课堂上讲,我们在外面听清楚的。那个年代的课本轻易是不更换内容的,新书和旧书内容一样。老师提问时,我们就在外面轻声回答。老师发脾气训人时,我们在外面也大气不敢喘。半个月过去了,老师也不瞅我们一眼,三个星期过去了老师还是不搭理我们。十三岁的农村孩子,我恨不得闯进教室,跟别的孩子一样,坐在课桌前听课呀!可是我们不敢呐,我们怕老师,太怕老师了。他越是不理我们,我们越怕,怕的要命啊!我们也不敢跟家里大人说,怕爱打呀!家里以为我们每天背着书包按时上学,下学,跟正常的学生一样呢,可我们是在听声学习呀!老师啊,老师啊!你开恩吧,我们要读书啊,我们再也不淘气了,我要读书……我要读书……老天爷!
好在同学都是本村一起光屁股下河洗澡的小伙伴,没有人嘲笑我们,下课了照样跟我们玩。我门四个似乎也不大在乎了。学习一点也没耽搁,作业都写的一笔一划的。
一个月过去了,由穿单衣到穿夹衣了。一天上午,上到第二节课中间,教室的门呼声开了,老师走出来了,我们四个吓的朴楞一声站了起来,地上的书都没来得急拣,还在地上胡乱摊着,楞楞的看着老师,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事情,老师的脸还是板着,一丝慈悲没有,冷冷地说:还楞着干啥,还不进去。……空气凝固了,我们一下子反映不过来,傻傻的,呆呆的……还是我第一个清醒过来,划拉声提起书包,一个高儿串进了教室……
我又上学了!
正式复课后的第一个作文题目是——以磨练为题写篇作文,我的作文题是:
我将牢记这一个月的磨练
老师在全班面前,让我读了我自己的作文。不久又让我在全校的故事会上,讲了“高玉宝我要读书”的故事。

(三)从妈手里接过十五元钱淌着泪又上学了
复读来之不易,我用脸皮加软磨硬泡换回了自尊,小孩子的脸皮也是脸呐,我不用挥鞭自奋蹄了。
早晨我天不亮就起床,把牛驴牵到山坡,把它们放饱了,好不耽搁我上学。晚饭后。我拿个煤油灯到学校教室里学习,把一天的作业写完,把一天的课复习完,把明天的课预习完。我的学习成绩逐渐上来了,我还总结条经验,只有上课注意听讲才能学习好。实际上,我小学六年的文化,是这一年多学完的。老师还把我的作文拿到别的班传看。
我当然考上了中学。
上初中了,除了假期,爹不让我放驴牛了。初中的三年间,别提我有多聪明了。当时是五分制,我的学号是5号,每次老师念分,多是:5号,五分。我美滋滋的,那个滋味只有拔尖的学生才能体会到。初二期末考历史,老师问我答的怎样,我毫不谦虚的答道:如果我的卷与老师的答案错一个字,老师你不用给我分。卷发回后一核对,真的一个字不错。初三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在班级第一,年组第二。中考复习时,同学们到树林,山坡起早贪晚的复习,我心中有数,利用这段大好时间,看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当时的时尚小说。
我当然考上高中了,农村孩子进县城读书,跟现在考上大学差不多神气。眼界宽了,视野扩大了。我做起了大学梦。
我那知,天有不测风云——
年轻的共和国的经济深一脚浅一脚的迈入了”三年困难时期”,民以食为天的粮食啊!。高中学生一天三两粮食,那能吃饱啊!辽西山区的农民苦不堪言,我吃过杨树叶、榆树叶、槐树叶、桃树叶、杏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