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里的趣味

地图里的趣味

胡噜杂文2025-09-13 23:16:13
翻开世界地图,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沙漠戈壁、极地荒原、海洋滩涂、连绵高山……剩下来能居住的,也就那么有数几个,其中默默最为欣赏的有三个大片的“福地”:第
翻开世界地图,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沙漠戈壁、极地荒原、海洋滩涂、连绵高山……剩下来能居住的,也就那么有数几个,其中默默最为欣赏的有三个大片的“福地”:第一是北欧的峡湾,第二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是北美五大湖地带。
看地图是很揪心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有一些地理知识之后。新疆的干旱让人心疼、撒哈拉沙漠的干旱让人心疼、南半球陆地的稀缺让人心疼、还有加拿大东岸、美国西岸、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群岛,这个后面会继续讲到。
所有世界地理的安排中,最合理最奇妙的要数西欧了,这要得益于许多巧合。按理说世界同纬度地区只剩下冰天雪地的份了,但是一条北大西洋暖流拯救了欧洲,它常年不断的丰沛精神,把温暖湿润的水汽运输到遥远的腹地。欧洲大陆形似半岛,嵌入大西洋中,阿尔卑斯山等也以东西向蔓延,这无疑加强了水汽的输送,造就了极少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变化的海洋性气候,以至于在北极圈附近都是不冻港。
相比之下,欧亚大陆东缘同纬度处于千岛寒流掌握之中,那是俄罗斯东部,库页岛、勘察加半岛等肥壤之地夏日过于短暂,只有少量爱斯基摩人生存着。
俄罗斯南部是中国,跨过黑龙江,日照逐渐加强,强大的季风气候把中国南方缔造成为同纬度的黄金地带,以长江为坐标,这里是中国最富诗情画意的水乡泽国。以此越过西方,先是得益的四川盆地,接着是青藏高原,出国境则是连绵的沙漠,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埃及、撒哈拉沙漠,穿过大西洋,到达美国和墨西哥,那里也多是炎热干燥、人烟稀少之地。
如果说千岛群岛把欧亚大陆冻结了,那么北美西岸就更加可怜,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并不象大西洋那样幸运,她带来的几股势力强大的暖流,如黑潮等对此地影响甚小,巍峨高耸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它,这也使得北美洲西部多数地带荒凉野蛮。
翻过新大陆到起东岸,我们又会发现加拿大的遗憾,从纽芬兰以北,加拿大地图上是巨大的海湾——哈德逊湾,里面岛屿星罗棋布,真是天赐福地,只是很可惜,此海湾朝向北方,常年气候寒冷,覆盖在冰雪之下。又是大陆东岸寒流的“杰作”,这股寒流还冻结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好在墨西哥湾流的存在,拯救了北美,她是北大西洋暖流的一部分,可以说北美洲是兼容了幸运与不幸的大陆。
如果说北美洲是半个“幸运儿”,那么澳大利亚就要哭笑不得了,她虽然浑身浸泡在世界的南部,周围全是水,却干旱异常,沙漠广布。这与其纬度位置有关,副热带高压区,而东部不远处的新西兰岛,就要幸运的多,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抵得上英格兰岛(英国殖民者曾把其比做南部英格兰)。
再看日本列岛,算是幸运的,其位置恰好能在古代吸收中国文明的同时,保持理智的距离,气候不错。要是把那“纷纷扬扬”成千上万个岛屿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移到相同纬度,则不知道有多么神奇的后果。
世界文明发源地是人类最初聚集之地: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印度(印度河流域)、中国(黄河流域),还有希腊等地。地理位置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与文明根源确实密不可分。犹太人虽然建国在荒凉的巴勒斯坦地区,但是毕竟是与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文明难以分割的。希腊虽然地处相对孤立的地区,但是它早期商业繁荣促成了对智力和理性的重视。这些因素使得后代人类受益匪浅,特别是当它们传播到适合居住的新领地时,比如:欧洲和北美,其产生的影响就更是翻天覆地。
我曾想佛教为何产生在喜马拉雅山麓?大概是因为那里常年温热,没有驱寒的苦恼,随便钻进山洞里,就能做想做之事,所以人们不必为季节轮换去思考自身生存模式的转变。中国人却要为此动大量脑筋,所以更加务实也更加现实。
听说以前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一个“东地中海”,我常常想如果它存在到现在是什么后果,那时侯青藏高原躺在海底,中国人能感受到印度洋带来的温暖,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