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书法
书法是利用线条变换以文字为媒介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压抑不住的气象,倘若一味追求对前人的临摹,不断复制先辈的佳作,那么无论再好的作品也只会流于形式,始终不能独立出自
书法是利用线条变换以文字为媒介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压抑不住的气象,倘若一味追求对前人的临摹,不断复制先辈的佳作,那么无论再好的作品也只会流于形式,始终不能独立出自己的性情。长此下去就算写一辈子毛笔字,其作品也不能算作书法艺术。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有不可复制性。那么书法是不是就是我手写我心随意涂鸦呢,显然不是,艺术品不是空穴来风,想当然尔。书法也有她的根基也有它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的道。书法的道就是八法: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一个写字人必须娴熟的掌握八法,才可以进行书法创作,并要通过长期的习练能够将性情融入其作品,这样的书法才能称为书法艺术。书法必须以线条为外衣,性情为骨血,必须讲求内化和外展。
书法是不具操控性的,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品,也只是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只是时代的的一部分绝非整的时代,如清朝时期,既有碑学家康有为的苍遒,也有曾文正的雄劲,也有傅山的朴实归真,大气滂沱。真正的书法艺术,从来就没有好坏的确定标准,但有直接的视觉美丑,当今国家书法协会主席沈鹏的字就没有视觉艺术美,他的字似乎永远带着钢笔书法的味道,一幅用毛笔写出来的作品,脱离不了钢笔的味道,这是悲哀的,这说明他根本没有驾驭毛笔的能力。这也是很多人写毛笔,摆脱不了的束缚。今人总是感觉难以超越古人,根本原因在古人从入学开蒙即是用毛笔写字,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在毫厘中不断将八法内化加上古典文化的熏陶,所以古人作品在创作出来之际,即便不加以任何情感,都具备书法单纯的形式美,这点上恐是今人最难以超越的。
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在近代以来,算得上首屈一指,其书法生涯一样是经历了内化与外展的阶段,青年毛泽东不论写《商鞅徒木立信论》还是《离骚》时都是一手隽秀十足的小楷,其八发内化的彻底是可以肯定的,四十岁之后毛的书法水品达到顶峰,不论线条的掌握,还是个作品节奏的把握,都拿捏的恰到好处。其作品流露出来的那种江流日月,大河滔滔的气象,更是五百年来无人可比的,如今写毛体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有形而无神,蒙曼丽莎的眼神是不可复制的,毛的胸襟与魄力在之前和之后的五百年,也许都无法超越。
书法既以毛笔为载体,那么是用毛笔的技法必是不可忽略,用什么样的笔法直接决定着书法风格的走向。董其昌最强调笔法,最提倡用笔华丽,一味追求华丽导致他的作品过于妖艳轻浮,象化浓妆的妓女经不起欣赏,不值得回味。傅山书法则相反,他说书贵尚拙,强调宁拙而丑不媚而妖。这样的主张看似奇怪,细细品味则味道十足,因为书法与汉字,其实是相互依存的。首先文字与书法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要想前面掌握势必要去了解他们的本来面目,文字发展到简体已从形象过渡到抽象,或者说根本就不像,早已是其本性。书法从最初刻在刻在龟背上的金石气,流落到现在的乌烟瘴气,也早就怪了味。所以追根述源,寻根问祖,也就越发的重要而必要;其次出于学人们对历代书法作品的研究,他们也发现越
好的作品就也不做作,居于此,他们从理性上复归了书法尚拙的箴言。
在众多艺术作品中,书法是最难的,又是最简单的,简单在他只有线条一种表现形式,难在一根线条却要包罗万象,能写出好作品的人物,定是胸中藏有丘壑之人,定非等闲之辈,岳飞、毛泽东、颜真卿,都是有文人素养,而不乏武将韬略之人,故而他们的作品都气象十足,大气逼人。作书者应兼具文武韬略。一幅作品若文人气太盛则无帅气可言,若武将气太盛则通篇江湖气息无味可品,引用道家之言即所谓阴阳调和。当代书家中白狼的草书所得上比较有气象,而诸如范增、何应辉、沈鹏之辈则无气象可言。时下书坛之字以丑、怪为盛,而大多又有些方,折笔意这应该是源自明朝,明人文征明擅用方笔,宋人米芾亦善方笔,单细观文、米二人之作,转折自如行云流水,毫不像当今书者好像一堆乱柴搭棚韵味全无。时间能够鉴定出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百年之后当今书坛一些所谓名流之作定会为人所弃。
回到文章开头所所言,书法需要八法内,化性情外展,若不能此何谈书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由放置梯子说起
下一篇:中国,你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够娱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