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臂山》看电影的思想艺术性
电影发明之初,只是依赖于技术水平的一种“杂耍”,这里的“杂耍”要从戏剧的角度看,并无贬义。只有通过实践者将电影注入思想和技巧之后,它才逐渐成为艺术。思想和艺术的结合成为电影的命脉。正如徐克所说的,电影
电影发明之初,只是依赖于技术水平的一种“杂耍”,这里的“杂耍”要从戏剧的角度看,并无贬义。只有通过实践者将电影注入思想和技巧之后,它才逐渐成为艺术。思想和艺术的结合成为电影的命脉。正如徐克所说的,电影导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热和小说家的想象力,电影就会产生一种魔力。现实世界无人述说,它静默的发生或发展,无始无终。而电影,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叙事方式,述说着人类历史往事及对现实未来的思考。如著名的电影理论家阿尔贝·拉费所说的:电影叙事具有一个逻辑的情节,即表现又讲述着,与仅仅存在着的世界不同。这种“艺术转换”的思想,叙述包含情感、态度,表达出明确的意识形态性。以李安执导的《断臂山》为例,尽管他是以同性恋这一特殊的社会恋爱关系为题材,但也正是这一特殊性,更为强烈得折射出电影的意义叙述。
生物医学研究认为,同性恋是由于某种先天因素所造成的。虽然违背了人类繁殖规律,却是不可避免的生物性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只有0。5%的男子和0。3%的女子在性选择上对同性恋感兴趣的。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渐渐形成了“同性恋应该被尊重”的观念。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之下,近现代中西方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春光乍泄》、《霸王别姬》、《蓝宇》等等,然后,这些同性恋电影在以往的发行过程中,多少都有地下电影的性质,尽管《霸王别姬》之前在国内外的颁奖典礼上取得过不少的成功,但终究没有登堂入室得成为主流电影。而随着李安执导的《断臂山》在奥斯卡金像奖上的大获全胜,也标志着电影这一艺术载体正以自己的方式和独有的感染力来改变着世俗社会的道德价值观。
对于正常的异性恋者来说,在观看此类同性恋题材影片的时候,我们的心理反应不一定会舒服。但是,影片却以很优美的蒙太奇组接方法,将一个个旖旎秀美的风景,以磅礴而悠扬的旋律组织排列起来。在如牧歌般轻灵的断臂山上,万物在夜的静谧阴影里安息。驾着轻柔的晓风,爱在山的怀抱中翱翔。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是如此的水到渠成,如早晨迎着幽微的和风,大地都在吮吸着爱人之间的呢喃。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身体感受上升为理论”,人类的宽容度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伟大很多。尽管是我们潜意识里被排斥的同性恋,但是在美仑美奂的影视叙述中,这一同性恋之间的刻骨爱情,却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黯然神伤。试问,当欧尼斯与杰克第一次分别时,杰克那伤心欲绝的痛哭神情,有情之人观之,又有几个会不为之动容呢。
电影是对世界现实的艺术转换,具体包含在人物性格、人物对话、人物关系、人物命运、光影色彩和风格元素中无处不在。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同性恋这一群体是平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而李安将他们的恋情放入一个如画般的景色之中,让同性恋在观众的心目中首先就留下了一个美的艺术感受。这就从一开始消除了人们的部分抵触情绪,而随着情节的铺展,让我们渐渐走进同性恋者最平常也是我们很熟悉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我们一同感受着跟他们一样的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既是一种经验的回忆,也是对这种“艺术转换”的认同过程。让我们在观看的过程,能够通过亲切的经验回忆来认同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电影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倾向。怎样看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性爱、工作、权威;秉持怎样的宗教态度,需要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和幸福感等等,这些都渗透着意识形态观念和倾向性。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认同和构筑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他们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促成、保持、改变了人生态度和人际关系。正如一部《断臂山》,改变了全球多少人对同性恋这一现象的看法。
由此可见,电影作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载体之一,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这种影响力随着影视科技的提高,还将产生更多视觉上的冲击,从而进一步加强心理上的感染力。尽管电影意义的娱乐化转移也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呈现出“娱乐至死”,“快乐至死”的趋势。但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载体,电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仍然是其最主要的生命力。惟有如此,才能实现超越电影画面的感官刺激,而获得精神上的深切满足,体验更为彻底而复杂的现实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热播电视剧《闯关东》的启示
下一篇:对骆驼陪讨有话问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