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

彼岸花开

勘会杂文2025-09-17 07:33:05
喜欢安妮的文字。淡然的笔调,但随意的一句话,却一针见血,击入心底。在温和的场景里发生着现实的故事,抽象的点题,柔和诗意的表述。间歇会用一些长短句,还有现代诗,随心随意,在石头森林里叙述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喜欢安妮的文字。
淡然的笔调,但随意的一句话,却一针见血,击入心底。在温和的场景里发生着现实的故事,抽象的点题,柔和诗意的表述。间歇会用一些长短句,还有现代诗,随心随意,在石头森林里叙述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读起来又似乎很遥远,闲庭信步般摘取一两句宋词,却行云流水,丝毫不感到生涩,免不了总会夹杂一些沧桑的句子,连偶尔几句哈哈的笑也透着一股无奈与荒凉。
风中夹带着淡淡的惆怅,那些干净美丽的女孩,总向往着永远的远方,在飘泊中边走边爱,偶尔飘来的歌声,不管是清醒还是迷茫,也不管是甜美或忧伤,都是只唱给自己听的歌,去找寻一直梦想中的地方,就像是彼岸花执着的守望。然后,在人山人海里,迷恋上自己喜欢的气味,有些弗洛伊德,把一切归于简单,却又深不可测。结局都已不再重要,不管怎样的结果都左右不了他们不变的性情和自我。他们的生活就像是放给自己一个人看的电影,然后静静等待谢幕,也等待着每一个美好瞬间的到来,又像风儿一样离逝。就像飘泊的舞者,在强烈的渴望与血淋淋现实中清醒的观望着。
《彼岸花》就像是她文字的缩影,安妮用特立独行去抗拒着世俗,却也从不回避任何现实。她所表达的爱,不是一场温馨浪漫的旅行,而可能是期盼一生却一无所得,真爱就像是彼岸花开,永不能抵达,但却一直渴望,一直一直。如她所说:为了爱,我一直虔诚修行。一直等待的两株花,不管几生几世,未果未知,依然张望着期待着。但不必为此忧伤,这未尝不是一种简单的幸福,不必同情,是因为每一次转世时,他们都有那一个心灵相通的瞬间,他们爱过。
有人说她的文字是是颓废的,是毒药,就像是美丽的罂粟花,阴郁艳丽。诚然,读及安妮时,免不了有时也会叹息,甚至若有若无的泪水。但若无希望,又怎会有疼痛,若无爱,早已麻木。有人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反过来呢?越让人心疼的东西,往往是因为越有太强烈的渴望,如同沙漠里的蜥蜴,用一点微薄的力量去赢得看似不可能完整的生命。她像一朵遗世独立的花,不管有没有人聆听倾诉,还是永远盛开在不可触及的地域,或是深谷里的一声叹息,然而,关于一切凄美的文字,都缘于爱。
她所写的人物就像是邻家的女孩,或对面的同事,平淡无奇,发生的故事也并非曲折离奇,很多人说这样的文字读起来让人心疼,可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亲和。就如同她一惯描写的场景和人物,温润,安祥,即使是忧郁也是优雅,淡淡的。在一个闲适午后,泡一杯清茶,想起安妮,还有她讲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首先想到不是疼痛,不是沉郁,不是灰色,也不是简洁优美,而是干净。就像是她的主人翁总是明眸皓齿,特写出如水般纯净的眼睛,她也应该是唯美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安妮的主角,寂寞让人如此美丽。当读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故事,留下的并不是一个个让人唏嘘的经历,而是心里过程,人物的形象与思想,重复的生活似乎已不必在文字里提及,想到的一本书,已不是一个故事,而只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灵魂。于是剥离了离奇严谨的构思和伏笔,随心自在,就像是一个晨跑的休闲者,然而笔迹触及,却是血淋淋从不妥协从不成人之美的现实。总觉得,她的人物会留给你这样一个印象,如果你同情她,你不是同情她斑驳的过往,同样,如果你爱她,你爱上的不是她绚目的外表,只是她这个人。
《彼岸花》里和平逃离南生,乔拒绝卓扬,其实都是因为爱无法救赎什么,爱不能承受之重,它是纯粹的,爱只是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