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一声叹(四)

四、爱情与文学做人一定有希望,希望总是闪烁着美丽。权贵是男人一生的理想,爱情则是女人一生的希望,如果连希望都没有了人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简直是到了恐怖的地步。所...
杂文 2025-09-16 0

关于戏曲《铡美案》的断想

中国的文字就是具有魅力,也许是只言片语,或许是一个戏曲片断,抑或是子虚乌有的一点杜撰,只要流传开来,就能够重新塑造或者改变一个人。陈世美就是这样的典型,这种文字...
杂文 2025-09-16 0

给成长留些时间

两岁多的儿子还不太灵活地把勺子送到嘴边,漏了几粒米在衣服上。又摇晃着端起小碗喝了几口汤,汤从嘴角流到衣服上又滴在桌子上。我拿起毛巾轻擦他的小嘴,禁不住夸赞“宝宝...
杂文 2025-09-16 0

怪与不怪

作为扬州人,常常会有机会欣赏扬州八怪的书画展览。作为一个画派,他们虽称八怪,实际人数有十五人左右。扬州人喜欢用“八”来形容人与事。“八折”表示一个人有点“缺”,...
杂文 2025-09-16 0

教师,想说爱你不容易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一个劲地念叨:家有半碗粮不当孩子王。在当时乃至很长时间的以后,我都认为孩子王不好当的原因就是惹气。后来年龄渐长,我还知道了是因为教师穷,上世纪...
杂文 2025-09-16 0

灵活高效的中国管理模式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带动全球经济陷入崩溃边缘,世界经济危机已经到来。面对突然而至的危机,G20峰会;APEC会议;上合组织会议;欧盟峰会,各国政要你喊...
杂文 2025-09-16 0

未知地

所有的故事,所有的结局。所有的悲伤与落寞,相遇与别离。都像糜烂的文字花朵,凋零在不在舞蹈的未知地。——题记《月满西楼》这个故事其实我开始是打算让青玉带着孩子回到...
杂文 2025-09-16 0

世间只有一个白娘子

白蛇与人的爱情,讲的太多,看的太多,现在回想起来也就更有感慨。书与影视,相比而言则各有千秋。书给我们一个圈子,我们自导自演可以很酣畅。而影视最是擅长于给我们营造...
杂文 2025-09-16 0

浅析红袖杂谈13位一流大虾

【题记】红袖杂谈里有才华与个性的作者很多,好的文章也很多,今日,我来评选红袖杂谈13位综合实力与个性气质最强的人物,并明确说明我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以及相关观点。...
杂文 2025-09-16 0

没有爱的婚姻真的要离婚吗?

是不是现在的人接受外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太过于崇尚自由,以至于对于婚姻也是一样,一旦婚姻里没有了爱情,离婚似乎就成了餐桌上的一部分,不得不吃!是不是没有爱情的婚...
杂文 2025-09-16 0

“感恩”不算美德

我不认为“感恩”是美德。何谓“感恩”?感恩即是知恩途报。感恩是,当你受到别人的恩惠,于是你想要以想同或者不同的形式给予报答。感恩就好比,意淫主义的武侠小说里,人...
杂文 2025-09-16 0

社区幸福的建设者

今天无意间关注了有关美国研究机构在我国某省进行黄金大米的试验信息,莫名地心痛,也莫名地担心起将来的日子。或许不应该这样过于敏感,但结合前些日子的市场消费信息,不...
杂文 2025-09-16 0

人生快乐

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是普普通通百姓的生活。简简单单衣食无忧更是百姓之乐。可现在我们有多少人,不仅仅是衣食无忧,而是丰衣足食,可快乐也已丢失。孔子曰:“仁者乐山,...
杂文 2025-09-16 0

一纸檄文,冷眼看女皇

我从不掩饰对武则天的推崇,这种推崇里当然有同为女人的偏爱,但武则天的魅力其实却是男性化的,古往今来,政治和权力一向被视为男性的专属品,而她却能运转自如,并且治下...
杂文 2025-09-16 0

读福建诗人离开的诗

上个月的一天,晚上不加班,遂去旧书市场掏宝。意外的在二千零五年第十期的《潭江文艺》上,读到了作者署名“离开”的诗--《不再说玉兰》,我被他(她)清灵、脱尘的诗句...
杂文 2025-09-16 0

精神中的碎片,苏瓷瓷《第九夜》

第一次认识苏瓷瓷这个人是在书店,我是个没有章法的人,看书总是很没有逻辑,依稀记得是大雨过后,我匆匆忙忙的跑到书店,其实那天的心情很糟,根本没有看书的闲情逸致,但...
杂文 2025-09-16 0

朦胧诗赏析之二

诗:古宅叩响门环手指被锈蚀成深红了不在深山,如在深山默默的目光长着默默的目光红着莫非目光也锈蚀了呼唤无奈地落下,在地上红了树叶无声地落下,在地上红了我肯定是一片...
杂文 2025-09-16 0

中国的家庭缺失什么?

看了网上一段热播视频,说的是四川成都一位92岁的任婆婆,因生病住院在医院去世后,被120送到老人小儿子刘保长家。可是刘保长不让老人进屋,一个上午将尸体搁置门前不...
杂文 2025-09-16 0

钢琴家和他的父亲

“一个艺术家只有永远保持心胸的开朗和感觉的新鲜,才能永远有新鲜的内容表白。”——傅雷《傅雷家书》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从三十代起,...
杂文 2025-09-16 0

红色炸弹与吃了吗

“红色炸弹”与“吃了吗”,一个名词和一句问候语凑合在一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细细思考,两者却有着共同点。“红色炸弹”是当今中国社会上流行的特有名词。其本来应是男...
杂文 2025-09-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