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贾平凹
贾平凹是当今中国文学界的一个举重轻生的作家,单就这名字,奇奇怪怪的,我很多时候对着这个名字就愣神半天,平凹,他是要填平方方面面的凹陷。我有时在想,他怎么就姓贾,而不姓甄或曾,俗语有言,假戏真做,真戏假
贾平凹是当今中国文学界的一个举重轻生的作家,单就这名字,奇奇怪怪的,我很多时候对着这个名字就愣神半天,平凹,他是要填平方方面面的凹陷。我有时在想,他怎么就姓贾,而不姓甄或曾,俗语有言,假戏真做,真戏假做,贾平凹是真正干事业的人,你看他那埋下头来的专注劲头,看他那流于他笔端的一件件作品,就让多少人为之倾倒。我便是这倾倒的其中一个。我初涉文学,便知贾平凹的名字,约略知道一点常识:他是当代作家,著名的那类。在那时,我就想读读贾平凹。后来的一次偶然机会,真让我欣喜若狂,我闲逛书店,书店又推出了一批削价书,五折优惠价,尽是些陈年旧货,无人问津的,书边已发黄的老书。像我们这些穷读书的,倒一下子乐意的挤进去,捡点“油水”也算是幸福的,何况是书,精神佳品,我选出了一大撂,才花了几元钱,倘使现在的这多新书,少说也得花上一二百元才能买到。那时就一本一本地读,边读就边叹息,这么好的一本本书,人们怎么就不去买来看看,而书店竟然在过时了折价优惠供应,实则是亵渎了这些书。我买的这些书中,有一本叫《山地笔记》,作者是贾平凹,大约那些减价书中我最喜看这本《山地笔记》了。这是一个短篇小说集,我是一篇一篇地细细地读,觉得贾平凹那清幽的笔调,带给读者如我一种抒情闲适的享受,只要一头扎进去,那怎么也出不来了。小说中的那些主人公,俨然是我的好朋友了,夜深人静时陪伴我,和我话家常,话理想,话人生,我便从中收获到了一种生活的力量。
由于我生活环境的限制,我并没有读过贾平凹那浩繁的著作,也无法读到过,真遗憾!但我却是能从我所订阅的《文学报》等一些文学报刊时时关注着贾平凹,我还真想贾平凹能给我以批评指教呢。这么说来,或许会被贾平凹讥讽为年幼无知,不可见识的。我想,我这只是关注着他的作品,我是希望着读到他的所有的作品,仿佛我心里就有一种感应,这一生中是非要认真读贾平凹不可的。所以在九二年下半年,从上海的《文学报》上得知贾平凹躲在陕西的户县写长篇小说《废都》,这则消息几乎使我的心灵之弦绷紧了。是呀,贾平凹是大手笔的作家,这又一次地震动着我的灵魂,我十分渴望读到这又一部新作。所以,我时常在报上搜寻着贾平凹写《废都》的有关消息。后来,也就是在九三年的三月,贾平凹写完《废都》“出山”了,我感动于众编辑为抢夺这部作品的版权的心情,更希望早日读到《废都》。买这部作品也是很不顺利的,最后是我的一个同名大姐代为我买好并寄到我手里。这不光是我,还有许多的崇拜贾平凹的人也都如我的心情一样,抢购《废都》简直成了热门话题,热门新闻。我是认真读过这部文化底蕴深厚的《废都》的,细细地,慢慢地品出贾平凹写作时的激情,但终究却无法吃透这部作品的,在将来的日子里,我是会再继续读的。现在,又读到了贾平凹的《散文自选集》漓江版的,我并没有一口气读完,也仍然是慢慢地品读,慢慢地品尝,细嚼慢咽。我真想,贾平凹太迷人了,迷在他的“鬼”,所以人称他为“鬼才贾平凹”。
好感谢贾平凹的那支笔,在他大红大紫,大苦大悲的大半生中,执著地向忠实于他的读者创造出了那迷人的亮丽的文学风景!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国际化学大师倾倒温医师生
下一篇:媒婆的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