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都是次悲伤
有幸拜读了吴允锋老师的诗集《次悲伤》,被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我并不懂诗,只能凭着对文字的敏感度去感受每首诗的意境。其实,那些内容并不深邃,但很深刻。每一首诗都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细小、繁
有幸拜读了吴允锋老师的诗集《次悲伤》,被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我并不懂诗,只能凭着对文字的敏感度去感受每首诗的意境。其实,那些内容并不深邃,但很深刻。每一首诗都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细小、繁琐,却折射出生活的本质。那看似平常的文字,有着对生活最深沉的认知,那些或悲伤、或温馨的片段,无一不透露着作者本人深深的爱。一切都是淡淡的,淡的仿佛没有任何味道,却在一番咀嚼之后,品出五味杂陈,这就是《次悲伤》带给我的感受。或许,我曲解了《次悲伤》的本意,诚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读的是别人的诗,有的是自己的心境。生命中有多少不能承受的痛,慢慢地被岁月风干,留下烙印,只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叫嚣着冲出脑海,或许仍会落泪,仍会伤痛,却已不再刻骨铭心。人生本就多舛,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成长的环境,只能在一次次的跌倒后学会走路,在一次次风雨后看到彩虹。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谁可以躲避成长中的伤痛,似乎人生中经历的苦难越多,生命的弹性才能越大,当我们从岁月的风烟里穿过,一个回眸,一声叹息,也不过是对那些人生际遇的感慨。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待遇,我们都要向着幸福的方向努力。
同龄的一个朋友,在以净身出户的方式结束了一段婚姻后,父母又双双因病去世。在人生中那段最痛苦的岁月,她咬紧了牙挺着,只为证明,无论怎样,她都会好好生活。现在的她,一个人带着儿子,做点小生意,偶尔和我们这些朋友出来HAPPY一下,日子过的倒也不错。“没人知道我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但不管怎样,我现在挺好。”她淡淡地对我说,仿佛刚才说的是别人的故事,言语中没有任何落寞,只有一种洒脱。
身边有一个老人,是我见过的最坚强的女人,她从19岁嫁给男人起,至今85岁的高龄,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在那个艰苦的年月,男人在新疆打工,供自己的弟弟读书,没多久就回来参加了革命,却在20几岁时和六个战友一起被活埋。现在,那六个人的骨骸早就被迁走了,男人的却早已和那片土地融在了一起。无意中听她说过,等她百年之后,只能从那敛点土合葬。男人牺牲的时候,她的儿子还没有出世,两个女儿年龄都还小,她一个人,在那个年月独自撑着一个家,忍受着村子里某些人的欺凌,独自把三个孩子带大,可她没想到,更大的苦难还在后头。先是二女儿的自杀,给了重重一击,她哭瞎了眼睛,即使后来进行了治疗看东西也不再清晰。接着是大女儿的病逝,她终于支撑不住。大女儿走的时候,她在床上躺了一个礼拜,不吃也不喝,她想去找男人,脱离这痛苦的人生。小孙子的哭声,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个世界上她还有太多东西放不下,儿子讨了个有病的傻老婆,生的两个女孩都早产,是她嘴对嘴喂养才活下来,而生的两个男孩却都夭折了。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个孙子,她怎么忍心抛下,她怕到下面见到男人,无法交待。终于,她又挺了过来。眼下,孩子们都长大了,孙子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她常说自己是过了今天没有明天的人,只想着在闭眼之前看着孙媳妇进门。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其坎坷艰难的一生中,她一直为别人活着,为了孩子她没有改嫁,因为放不下丢不掉活着的亲人,即使痛苦她仍选择活着,人生中的大悲痛,她经历的太多,每次倒下去,都会坚强地站起来,继续着平凡的生活。
逝去的时光,终会在生命的历程中写下内容,只是过去的一切,予今日的我们而言,终究都是“次悲伤”。是的,什么都是“次悲伤”,在我们的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伤痛,伤口都会慢慢愈合,虽然会留疤,虽然会隐隐作痛,但终究不再心如刀割、痛彻心扉。我们原以为这一次再也挺不过去,生活却依然在继续;原以为这个伤口永远无法愈合,却在不知不觉中,结了痂。生命是有修复功能的,越是苦难的环境,越能激发出生命的张力,提高生命的韧性。当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品尝过生活中的苦痛,终会明白,一切终究不过是生命历程中的一场经历,是生命华彩乐章里的悲歌,也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有了更大的厚度,更深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