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自强的个人悲伤所感

读徐自强的个人悲伤所感

宿酒杂文2025-05-06 04:33:57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中我读了一本小说《徐自强的个人悲伤》,这是给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了。文章中经常提前一段话,也是我最欣赏的一段话了,这段话是这样写的: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中我读了一本小说《徐自强的个人悲伤》,这是给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了。文章中经常提前一段话,也是我最欣赏的一段话了,这段话是这样写的:
不同的路
是给不同的脚走的
不同的脚
走的是不同的人生
从此,我们就是
各自路上的行者
不要报怨命运
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另外,在这本书中有好多处感人的话面,接下来我就提几处吧:
一处是徐自强一路打工,步行到武汉,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让他觉得挺自信和愉悦的,可是到武汉大学报名的时候,且不提他穿的那身破烂的衣服了,交学费时,他拿出一堆邹邹疤疤的零钱,这是村里人好不容易凑齐的,别的同学和老师都在嘲笑他,就这一下子把他一路带来的自信彻底冲垮了,他第一次感到无比的自悲,但最后他还是拾起了那份拚的信念。我真的难以想象那样的处境他是怎样给熬出来的,换做是我绝不会有那样的勇气的。
第二处是当徐自强听闻父亲卧病在床即将逝去时他内心的悲伤,他看着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永远地走了,虽然他老人家以前就因为姐姐和哥哥的走失而一直沉默寡言的,但如今他就真的永远与世长暝了。也就因为这次家庭的变故,他的考研命便这样没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奋斗,可是命运却总是跟他开这样大的玩笑。他为了这次考研曾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过年的时候他也没回家,一个人挨饿挨冷地在宿舍看书,那种高深的境界现在还有哪个人能做到呢?
第三处是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情_肺癌晚期时,他彻底地震住了,医生问他住院治疗不,他才从残酷的恶运中反应过来,他穷到连洗澡的钱的都舍不得花,更别提看病的钱了,于是他只是摇摇头说:“不用了,谢谢啦”。他的人生路就快画上句号了,他也不得不停下他那从未歇过的脚来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他一直都在努力,都在拼搏,他梦想过很多自己未来的生活,可是此时死亡离他的身影却是如此的近,让他恍然醒悟:苦中作乐固然是好,可是一味地生活在苦中,那便生活得没了人生,多么悲哀呀!他一直地付出结果却累成了肺癌晚期。他想到自己的时候只是心痛,可想到母亲的处境时,他的心就碎了。他在想:一出生便是在母亲的怀里,要是死的时候也能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那是多么地幸福呀!可是他不能这样做,绝对不能。就算自己一个人孤单地离去了,也要让母亲安心地一直生活下去。
第四处,也是最悲伤的一处,他为母亲以后生活的安排。他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后因母亲喜欢清静,一心向佛,于是他去了尼姑寺,跪下来求老尼姑收养母亲,他流着泪述说这自己的境况,真的他从没有这样脆弱无助过,最后老尼姑答应了。当与母亲离别的时候,他深深地紧紧地怀抱着母亲,就在这一瞬他才会感觉到温暖和幸福。然后他在母亲耳旁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我爱你。”我看到这句话时就想流泪,千言万语,万般不舍,只是浓缩在这短短的五个字里。最后只剩他一个人时,他沿着自己自己来武汉的路离开了武汉,想想自己来武汉一路的打工生活,距现在仅仅几年的光阴,可是他却觉得好像经历了一个人生,以前的一切都变得好遥远,真的永远都回不去了。就这样他走出了武汉,带着自己的“个人悲伤”永远地走出了这个世界。
在读这部小说时,让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两个年轻人,也是农村穷困人家出生。少平大学没考上,后来进了城当了一个漂泊的揽工汉,又因为各种好人的帮忙,后来到煤矿,当了个正式的工人,也不用再漂流了,他尽心干活,成了一名优秀工人领导者。少安开砖窑,一开始因为不懂技失败,但通过几番努力,终于成了当地领头人。都是苦孩子,都是自强不息,但他们两兄弟比徐自强好命多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又想起了那段话:
不同的路
是给不同的脚走的
不同的脚
走的是不同的人生
从此,我们就是
各自路上的行着
不要报怨命运
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