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天字一号工程》
只用了一个下午,我就看完了许立强的长篇小说《天字一号工程》。现在老婆又看。但我不能白看。得给老许留点什么,无论是好的坏的还是不好也不坏的。记得有一句话叫:未曾开口已忘言,好象是说恋人之间的那种说不出的
只用了一个下午,我就看完了许立强的长篇小说《天字一号工程》。现在老婆又看。但我不能白看。得给老许留点什么,无论是好的坏的还是不好也不坏的。
记得有一句话叫:未曾开口已忘言,好象是说恋人之间的那种说不出的味道。而现在我攥着这383页的书卷,面对扉页上正思索着的老许,看着那流利的签名:李明同学雅正。我这个叫李明的同学却有点喉头发干,手指僵。幸好我知道这事是必须要做的。
那火柴厂的故事因为满汉全席的吸力、因为鹿死谁手的悬念,早在两天前就结束了,但程一民、邢如、钟哲等(按我所理解的真实性从高到低排列)继续在我脑海里跑来跑去。
我不喜欢江启明,因为他纯粹就象一把宝剑,一把叫作市长的尙方宝剑。他口里净讲新闻联播,行动全是三个代表。他甚至不如陆大山在和那姓游的地痞斗时,还讲点策略。没见他给岳乘云书记拍拍马,给卞世忠之流效效忠的,就是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初星南也交流不清。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市长的,文中似乎暗示他有来头,但最终守口如瓶。
再说说陆大山吧,因为他和我一样是军人出身,甚至一样是特种兵。我一厢情愿地对他有了好感。但我觉得他更象一位军人,一位烽火连三月时代的英雄。最后他的胜出对于他和近二千多职工来说都是前途未卜啊。
姓游的,我就不想说了,象改革初期的暴发户。
季凤,季凤,还不能不说。三方代表之一,三主角之一。陆大山也许程一民能代替,游某也许钟哲可以代替,唯独季凤没有接班人。她几乎是万能的,吴茗说她阴森可怕,也许是因为同姓。我倒觉得她有点我们一位同学的影子。在商言商,无可厚非地追求最大利益,而且做为市政协委员,她还是为社会做了一定的贡献的。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她的人情味是最足的。而且最后能屏弃前嫌和陆大山合作,也可看出她并不是个坏女人,也不是那种和钱作对和钱赌气的愚人,我比较喜欢她。
再往下说好象没意思了,但程一民、邢如、钟哲虽然着墨不是最多的,但我觉得是最有立体感的几个人,而且更如邻家大姐样放眼一望好几个。来得现实和真实。
不好意思,我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看《红楼梦》到黛玉葬花,宝玉躲在假山后面边想边哭,我也直掉泪。这天看到市长借辆破自行车到了火柴厂宿舍,那里有冷风中卖鞋的八十多大娘,那里还有七、八岁摆地摊,卖自己玩具和学习用具的小男孩,还有很多,一直到市长回去后,又带各局委办的头头脑脑,去给一位因为儿子考上大学却缴不起学费,而愁得自杀的下岗职工吊丧时,面对那家的贫困,面对那懂事的死者儿子,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哗地往下掉,趁老婆上班家里无人,我几乎放声大哭。后来我想也许是因为我处在国定贫困县,能设身处地,也许是因为处长老许能下恤民情而感动。
好久没有这样痛泣!但看完后面的,接着就有了疑虑,近二千多职工,如此困难,最后却出了3158万买厂,平均每位职工需要15790元,有点天方夜谈!
然后感觉到整体结构较紧,前后照应好,有时还让我觉得精彩。但有些句子,三两处吧,估计夹有方言了,语意不太明,加上政治气氛过浓,最后一章竟用了一个页码让女播音员,播一条重要新闻,影响阅读(我跳过没看,不知有多重要)。书名我想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吧,象侦探小说,似报告文学,不太好。
我看完了。就随便说了,不对之处,一是见谅,二是真需要雅正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