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植物园,花花世界
等到知道在上海植物园有什么活动,上网查询,刚刚过期两天。查地图,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驱车去也就不到十公里路程,我把走的路线记录下来,儿子看了说知道了。我看走也简单,走高架,到第二个立交桥下去就是。星期二
等到知道在上海植物园有什么活动,上网查询,刚刚过期两天。查地图,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驱车去也就不到十公里路程,我把走的路线记录下来,儿子看了说知道了。我看走也简单,走高架,到第二个立交桥下去就是。星期二上午去那里游玩,可是走了高架,没有下桥的路口,越走越远,快到浦口了,打电话询问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反而花掉好几元电话费(每分钟1元)。还是自己查地图,兜了一个大圈子才到。本来十几分钟的路程,走了一个小时一刻钟。到2号门,买票进去的。植物园星期二不半价,门票10元,里面景点另买票,买通票,40元一人,我们买了通票。植物园很大,占地81.86公顷。有电动车代步,每次10元,也有两人骑的三轮车出租。我们选择了步行,这样自由,愿意看那就看那。
2号门进去就是刻有“上海植物园”大字的一块巨石,以及明年开放的上海世博会主馆的造型,下面小,上面大,这是上海世博会的“鸟巢”。
昆明植物园,是昆明植物研究院的研究场地,兼顾居民旅游休闲。上海植物园纯粹是旅游休闲场所,所以在布局上,在构思上,在景点的主题上都有明显不同。另外,上海植物园,结合了江南园林的风格,有江南风味的亭楼台阁、假山,小桥流水。
上海植物园的前身是龙华苗圃,现在是一个科学内容与园林外貌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览和生产功能为一体,园内设有盆景园、牡丹园、蔷薇园、竹园、兰室、桂花园、槭树园等十几个专类园区。
今年四月上海植物园推出摄影比赛,游人进去后的摄影作品可以参加评比。我们去时已过期两天,我们当然也不可能凭我们的家用相机去和那些专业人员和专业相机去PK。即使比赛已过期,院内依然可看到拿着三脚架和高级相机在照相的人。还有许多拿着单反数码相机的老年人,几个人结队在照相,我估计是老年大学学习照相的人。我也希望有一个单反数码相机,但囊中羞涩,还有比这更需要钱的地方。再说,我的相片是“记录”作用大于“艺术”作用,相片要作为艺术品参展或发表,会笑掉别人大牙的。
除了那几个传统的“园”以外,我们进去看到的是以一个主题一个景点构思和建造的,每一个景点都有说明,主要是用花卉和树木进行造型。这些地方是花的海洋,是真正的“花花世界”。地里种的是花,盆里栽的是花,半空吊着的是花。一座桥被花做成了“花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主要是香花不多,我看到有薰衣草,但和我在云南泸沽湖看到的不一样。在一个地方我被浓郁的香气所吸引,香气那么熟悉,一时没有想起。后来想到是“槐花”的香味,可就是找不到槐花树,直到全部逛完也没有看见,可能这树太普通了,太“老百姓”了。
刚进去看到的景点是“径花缘”,名称取自杜甫的《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以花田、小径、竹篱、竹屏等自然元素,加上各色鹦鹉,营造一个鸟语花香、喜迎宾客的气氛,让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主题。这也是明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主要植物品种有:羽扇豆、飞燕草、毛地黄、薰衣草、冰岛虞美人、黄金菊、白金菊、绣球花、红叶朱蕉、彩叶朱蕉、变叶木等。由上海动物园参展。
那吊着花的桥叫“彩虹桥”,原桥名为“瑶华桥”,以瑶华桥为载体,上设十七个拱形花架,每个花架上吊有花,一个花架一个颜色,十七个花架十七种颜色十七个花环,形成一道艳丽的彩虹。桥的两侧挂有种植袋、种植槽,种植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花。主要品种有:舞春花、半边莲、美女樱、五色菊、天竺葵、垂吊矮牵牛等。由上海市锦彩园艺公司参展。
这样的景点很多,不一一记录了。
在牡丹园里,大规模的开放可能已结束,但还是有好多正在开放。园里面有牡丹,有芍药。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可是根据植物学,它们是一家人,都属于“芍药科”、“芍药属”。自古就有牡丹和芍药是花中二王之说,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都属于“富贵”之花。不过,它们原产也是在深山之中,唐朝后才被广泛栽种,其“出身”也极其“贫寒”。所以,在我看来,花不分贵贱,同在大自然中,应当享受同等地位。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爱花喜花的人眼里,什么花都是美丽的,哪怕是路边的一棵小花,一棵蒲公英、一棵马兰头花。
我在一朵非常漂亮的花跟前照相时,有一个看样子比我稍小的女的问我,这是芍药还是牡丹。我说是芍药,她说,“你说对了。”原来她在“考”我呢。
一群老头,拿着单反相机在照相,我看他们照相的姿势,听他们照相时讨论的问题,可看出,都是初学者。我没拿相机,我是一面摄像,一面拿摄像机当照相机用。用摄像机当照相机,除了像素低以外,调焦距离比单反要大,很远的景象也可照下,但要保持手不抖动比较困难。
看到一颗牡丹,已有120多岁,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在里面看到一株不是牡丹的牡丹——“荷包牡丹”。花很小,一点不像牡丹,有点像草本秋海棠,颜色也像。由于它的叶子和牡丹很像,花不大,像荷包,所以称之为“荷包牡丹”。实际上它与牡丹非亲非故,却和罂粟和虞美人同属罂粟科。
在杜鹃园内,还能看到不少杜鹃花,多数是单瓣的,不过也已有凋谢的迹象。大多数杜鹃已经开完花。
在“沙生植物园”里看到的,大多数在昆明植物园和西双版纳都看到过,主要是仙人掌一类的植物。所谓“沙生”就是在沙漠里生长的植物。
在里面有幸看到“多刺龙舌兰开花”,这是比铁树开花还要“稀奇”的花。龙舌兰要生长十几年或几十年才开一次花,而且开花结果后就死去,也就是一生就开一次花,开花用去它一生积蓄的养分,因为它生长的地方十分贫瘠。开花后用结的种子来延续它的生命、繁衍后代。不过,在人工培养下开花后不死的情况比较常见。我们看到的这棵,花柄高估计有3米多高,花在顶端,我用摄像机才看清她的面貌。一朵朵花的花托较长,绿色的,花是黄色的,整朵花像一条吐着花的小黄瓜。花边上的说明上面也在问:它会不会“花后余生”呢?但愿,它开花结果后依然活着,十几年后再一次开花,我相信上海植物园的园林工人会有办法的。
沙漠中的植物,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的开花在晚上,几个小时就谢,如昙花;有的白天开花,
版权声明:本文由冰雪单职业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一夜雨一夜梦,一夜江湖
下一篇: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相关文章